粮油储藏 粮油市场 粮油行情 云开平台登录
 

茂名两会声音 路通民心畅、推动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让老年人享有更高质量晚年生活…

2024-02-12 粮油储备

  出席会议的委员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认真撰写和提交提案,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百姓生活中最基础的大事。但完成上下楼、买菜、烹饪、饭后清洗锅碗瓢盆等这些步骤,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却并非易事。特别是留守、孤寡、高龄、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问题就变成了难事。对此,我市政协委员提出长者饭堂建设建议。

  中午时分,记者走进泽丰酒店长者饭堂看到,老人们陆续走进饭堂,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开心地拉着家常。他们纷纷点赞,长者饭堂饭菜营养搭配均衡,暖胃又暖心。

  据了解,2023年,广东省民政厅出台行动方案推动长者饭堂提质增效,年底全省长者饭堂达到3000家以上,2025年实现村居、社区助餐和配餐点全覆盖。茂名有120万60岁以上的人口,推进长者饭堂建设是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容之一。为此,茂名市将长者饭堂建设列入2023年养老服务工作重点任务。随着新华街道、露天矿街道矿区社区、泽丰酒店等长者饭堂陆续运营,慢慢的变多老年人能够轻松的享受到家门口的“热乎饭”。▶委员建议加大投入并整合资源

  目前,茂名长者饭堂建设仍在探索起步阶段,数量少,配套及运营模式也有待完善。

  周萍委员建议,以现有的长者饭堂为试点,探索多元运营模式,积极谋划推进多个长者饭堂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推动长者饭堂建设提质增效;政府要加大投入并列入财政预算,整合撬动各方面资源,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扩展受益范围,出台推动长者饭堂提质增效的行动方案,鼓励各个地区因地制宜探索老人助餐新模式,重点指导偏远欠发达的农村、城郊地区积极探索邻里互助的助餐服务,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服务网络,确保长者饭堂的建设近期有成效、长远可持续。

  周萍委员还提出,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长者饭堂的财务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长者饭堂配套服务,丰富菜品种类,力求做到营养丰富、合理和均衡;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长者饭堂,捐资捐物;引进社工机构,引导老人成立长者饭堂自主管理委员会,让老人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发挥余热,承担起定期收集用餐意见、考察监督等工作;与社区资源有机结合,并以配餐服务为起点,逐步推动医养结合、家政服务等社区养老服务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然而,我市农产品初级加工率仍然较低。对此,民革茂名市委员会提出相关建议。

  民革茂名市委员会调研发现,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水产品、肉类、油料、南药、水果加工等五大类农产品加工公司群,初步打造了平原片粮油蔬、沿海片海洋经济、丘陵片林果畜牧养殖、山区片林果药龟鳖养殖等产业带,发展了沿海水产加工、中部水果加工等加工集聚区,呈现出集群化、区域化发展形态趋势。全市规上食品制造业企业170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87家。全市饮食业实现营业收入254.04亿元,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就达241.76亿元,占比超过90%。但我市农产品初级加工率不到50%,远远低于全国的67.5%,加工转化率与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不相匹配,农产品加工仍存在原料不稳、龙头不强、科技不足、品牌不响等问题。

  如何利用好茂名农业大市资源禀赋,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水平发展?民革茂名市委员会建议,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为核心,打造我市特色农产品加工科研中心、核心集聚区、产品展示厅以及商贸投资对接平台;加快各区县农产品加工园区或食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引导一批农产品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入园区,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小微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升农产品初加工率;围绕粮食、水果、蔬菜、南药、水产、畜牧等我市特色农业产业等主导产业,聚焦预制菜加工等农产品加工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大力实施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主动对接优势企业、优质项目,引进一批发展前途好、产业集聚度高、牵引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引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民革茂名市委员会还提出,要结合我市优势农产品的情况,选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区域特色资源优势相匹配的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的农产品加工原料示范基地;加强对农户进行专业方面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收贮的规范性指导,保证农产品加工原料稳定优质供应;引导一批科研院校的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应用,积极引导科研人员开展农产品加工科技创业;突出茂名原产地概念,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市场信誉好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挥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产品质量,强化品牌价值保障,并支持企业走出去,宣传推介我市优质加工农产品和名牌产品,扩大对外影响力。

  近年来,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如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彰显其在治病救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针对这个问题,市政协医卫工作组提出,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据了解,自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以来,我市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拥有省名中医5名、基层中医全科医生318名,已建成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1间。但是与发达地区和省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根据广东省中医药发展相关要求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应达到0.50人。目前,我市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0.37人,总缺口约1000人。我市中医药人才方面还是相对薄弱,尤其高层次人才。

  市政协医卫工作组建议,相关部门及用人单位协同发力,积极引进紧缺急需的中医药人才;对于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引进,根据实际给予适当人才补贴待遇,同时在入编、家属工作安置、过渡性住房及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加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力度,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和“西学中”培训,培训一批“能中会西”的基层医生和全科医生;实施基层中医药治未病能力提升和基层中医药康复能力建设项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和康复技术培养和训练和推广,提升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员配备,深入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鼓励各区探索对村卫生室岗位人员实行“区招镇管村用”管理;加强中医医疗集群建设,建立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专科团队向基层流动长效机制。

  市政协医卫工作组还建议,要加强我市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中医疫病防治队培训演练,组建市、区两级中医应急医疗队伍,打造高水平的中医应急和疫病防治队伍;开展中药饮片(尤其是南药)鉴别与传承培训班,加强中药师传统中药饮片鉴别和处方点评能力培养;支持建设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依托基地开展中药传统技术和文化传承、中药炮制人才培育和学科建设;发挥中药种植加工公司在职工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培育中药材种植栽培、质量检验、品种鉴定、资源普查、产品研制、产业经营等中药产业人才;支持中药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中药专业人才。

  “石化产业是茂名市主要支柱产业,而‘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的头号工程,为茂名市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两者相结合,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是当前茂名市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市政协委员陈辉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特聘教授,他立足专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他建议,通过实施推动石化产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精准招商、优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多元化、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措施,有效解决当前茂名市石化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形成茂名产业融合发展的“六新”,即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新智造、新消费、新服务,助力制造业当家,以此推动茂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参加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黄任军委员说。他今年带来了关于茂名至化州路段第一个十字路口开设调头口的建议。

  据了解,近年来通过实施“村村通”、路桥改造等民生工程,我市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果,但茂名至化州路段交通路口仍存在痛点难点问题,多种原因叠加导致车辆通行困难且存在安全风险隐患。若能整改,可进一步筑牢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生命线,优化周边发展环境,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我市高水平发展保驾护航。

  黄任军建议,规划好十字路通路线,完善智障通行设施,提高交通路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打通南北两个方向的调头口,路面完成改造升级,新修路段尽快开放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缓解交通拥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