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电脑网站登录 粮食要闻

这些冷门专业就业居然这么受欢迎!

  前者指的是知名度高,报考人数多的专业;后者指的是知名度相对低,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

  造成专业冷门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就业环境艰苦、危险系数高;有的是因为传统观念忌讳;有的是因为招收人数少、学生不敢填报;有的则是近些年开设的新专业,鲜为人知;还有的,则纯粹是专业名字惹的祸。但是专业冷热其实无绝对,跟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一些曾经的“冷门专业”现在已经“热”了起来!

  2020年,湖南省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消息,就曾引发热议。原因是大家一致认为考古专业太冷了,一些网友纷纷劝钟芳蓉不要报考。对此,钟芳蓉表示,她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

  近年来,部分年轻人开始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择业,让部分曾经的冷门专业“热”了起来。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曾参与发布的一份《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人文专业方向,学生最感兴趣的前3个专业分别是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

  但只谈热爱不足以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专业方面技术人才,还需要专业化的培养和持续的坚守。为促进我国考古学专业逐步发展,培养更高层次的考古学人才,2022年初,《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专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通知》聚焦我国考古事业对现古领军人才的迫切需求,以为我国考古事业培养和储备一批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为目标,划定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13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6个联合培养单位,开展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浙江大学作为入选高校之一,2023年招收了首批考古学本科学生共15人。文物大省山西省则在2023年继续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招生工作,由山西大学试行招生,计划招生130人。此外,河南、山东等地都在加强文物考古相关专业建设,培养文物考古相关专业高水平人才。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地发展和考古学资料获取能力的不断的提高,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考古工作将成倍增加,会对田野一线的考古工作人员有更大需求。考古学专业学生的工作前途可期。

  伴随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种业日益规模化、市场化、科技化,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对种业人才的需求也同步扩大,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等一度“小众”的专业,慢慢热了起来。

  许多高校在招生时,通过强基计划、提前批次等措施,把种子“抢到碗里来”,致力于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具,有真才实干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人才。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第一年招生,就把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纳入其中,当年全校最高分的考生就选择了这一专业。据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助理张战营介绍,该校普通专业中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农学大类下招生的,从近年的招生情况看,农学类专业逐渐受到考生青睐,第一志愿报考率每年提高10%左右,录取平均分数超一本线分,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依据教育部将急需紧缺涉农专业通过提前批次录取的相关文件,2021年起,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15所高校,获得提前批次招生的资格。作为一所长期在县城办学的省属本科院校,安徽科技学院种子专业在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四省的提前批次一次性招录完结,第一志愿录取率达100%,且该校在招生计划大幅度的增加50%的情况下,最低投档位次较去年还提升了近5000位次,整体生源质量明显上升。该校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分析,有了“提前批次录取”的加持,这一涉农专业人才“急需紧缺”的地位得到凸显,考虑到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一些有主见的考生将该专业作为首选。

  种子专业成热门与种业振兴成热词密不可分。2021年7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近年来,种业振兴行动从种质资源、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建设、市场净化五方面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果。多地政府也拿出真金白银,加大对种业人才的补贴支持力度。河北、安徽、湖北、湖南、山西等多省市出台种业产业振兴政策,涵盖科研补助、人才补贴、项目资助等,促进人才流动和集聚。近年来,不少农业院校,从过去“进口不旺,出口旺”的种子专业,到如今就业“供不应求”的形势日益凸显。

  还有一些冷门专业,直接面向行业发展需求,背后蕴含更大的人才市场需求。而就读这些小众冷门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反而有一定优势,毕竟粥少僧也少。

  对于行业类院校的优势专业学生,对口单位经常会早早签约抢人。像目前全国仅五所高校开设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就因其性质特殊,且就业率高、薪资可观而引起热议,多次成为“热搜”上的专业。

  水声工程专业并不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专业,国内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也较少,它是国家针对未来海洋开发及海军建设的迫切需求,由教育部 2010 年批准开设的与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

  水声工程专业是以声学为基础、以电子与信息技术为手段,利用声波进行水中目标探测、定位、识别和信息传输的专业。该专业主要学习内容有声学、信息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方面技术,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特色。这也是目前已知人类技术条件下水下信息传递最有效的方式,是我们探索水下世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内顶级规模、学科方向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的水声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培养了我国水声行业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半壁江山。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该校水声工程类毕业生大多数到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研究所、国企、非公有制企业和政府机关工作,如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子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兴、华为、小米、一汽、比亚迪等。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迟骋曾在采访时说到:“虽然大家一听这一个名字会比较陌生,但就业市场一点都不冷,供不应求。”他说,从国家战略需求来说,当下海洋领域人才缺口比较大,个人就业选择就更多了,“央企、国企、科研院所、高校、前沿科技公司等,都可以投递简历。”

  提到焊接,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还是焊接传统的迸着火花的操作方式,感觉劳动条件很艰苦。实际上,本科阶段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属于材料类专业,是往高精密领域的焊接工作方向研究的。因为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知识面集中,当前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少数高校开办了该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较少。

  而焊接技术又被誉为“工业裁缝”,是目前唯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永久连接和密封连接的一项技术,用途十分普遍,无论是航天航空、石油化学工业、核电能源、海洋平台等国家大型重要工程装备的制造,还是微电子、通讯信息等领域核心元件芯片等精密仪器的微米、纳米级连接,均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发展。但因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较少,一方面,国家对特定种类设备行业加强了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大量外资制造业和技术服务业的涌进,使焊接专业技术人员更加稀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焊工排名12名,连续3年上榜,人才缺口显而易见。

  据西安石油大学,该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主要面向石油石化、航空航天及电力行业需求,培养具备焊接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在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行业就业,就业单位最重要的包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长城汽车、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等。

  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焊接专业教师杨淼森曾说到,由于每年焊接专业仅招一个班30人,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不成问题。“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不能离开焊接。在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矿产、交通运输业等11个重要领域,新材料、先进能源、海洋技术、空天技术等8大前沿技术,以及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中,有超过一半的技术实现需要焊接人才的支持。因为抢手,他们的薪资水平也都比较高。”“与传统印象中不同,其实不少看似接地气的技术落后,同样也会掣肘行业的发展。”

  此外,还有家政学专业、能源经济等冷门专业,也正在变“热”!你还知道哪些呢?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来源于求学杂志、中青校媒、中国青年报、文博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