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储藏 粮油市场 粮油行情 云开平台登录
 

2018年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

2023-10-28 粮油储藏

  农村集贸市场是指在一定地点,周边农村居民聚集进行产品交换的场所,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集贸市场最主要的作用是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带动和引导,同时也是农村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的集散地和现代文明从城市向农村传播的中转站,是党和政府政策、路线、法规的宣传阵地。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从而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是本年度工作重点之一。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贸市场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消费者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我国农村集贸市场发展状况,发现农村市场流通的商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明确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促进农村集贸市场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18年5月-9月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专业调查人员开展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工作。

  本次调查分为实地体验式调查和消费者感知调查两种方式。实地体验式调查中,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专业调查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亲身感受农村集贸市场消费状况,并结合自身体验对农村集贸市场的商品服务质量及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评价。本次实地体验内容包括农村集贸市场的整体情况、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和总体感受。在对整体情况进行调查时主要包括该市场的配套硬件设施、服务态度、卫生环境、问题商品等;对农副产品进行调查时主要包括熟食卫生情况、宰杀生禽情况以及整体感受等;对生活用品进行调查时主要包括儿童玩具、婴幼儿服装、文体用具等;在对生产用品进行调查时主要包括商家持有营业执照情况、生产用品的安全性等。消费者感知调查,则由调查人员随机选取进入农村集贸市场的当地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于农村集贸市场中问题商品感知以及购物方便程度、价格是否合理、售后服务状况等情况,同时调查了解消费者对集贸市场及农村消费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调查选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81个地市/区的农村集贸市场进行调查体验,最终实际体验155个农村集贸市场(详细名单附后),完成消费者感知调查有效样本4,846份。在数据分析时将相关样本分别按照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七大区进行划分,有关调查体验情况和分析如下。

  农村集贸市场作为农村消费的主要场所之一,在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便利大众消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南和华东大区,已经具备较大型的农村集贸市场,如本次体察的上海市朱桥农贸市场、浙江省杭州市潘板农贸市场等。在这些农村集贸市场中,各项管理制度均较为完善,每个农村集贸市场均由独立机构负责管理;各种消防设施也较为完善;整个市场经营有序,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所需,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辐射范围内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但同时,从本次体验数据结果来看,我国农村集贸市场整体上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农村集贸市场“三无”产品、假冒产品、伪劣产品等问题比较突出。

  1.农村集贸市场实地体验评价得分处于及格水平[1]。从本次体验评价数据来看,农村集贸市场得分为67.12分,其中:华东大区和华南大区得分相对较高,分别为68.52分和67.71分;西南大区和东北大区得分相对较低,分别为65.86分和64.46分。各大区具体得分情况如下:

  在对各个环节的调查结果分析,农副产品和总体感受得分高于农村集贸市场得分,分别为69.18分和68.90分;生产用品得分较低,为62.03分。[2]

  结合七大区域各环节分析,相对来说,华东、华中和华南大区表现良好,西南和西北大区个别内容低于及格线。从调查内容来说,生活用品、农副产品和对农贸市场的总体感受得分较高,均位于及格分以上,农贸市场的整体情况和生产用品得分较低,个别大区得分位于及格分以下。

  2.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产品和“三无”产品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实地调查体验发现,155个农村集贸市场样本中有87个市场存在疑似假冒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为56.13%。其次是“三无”产品,共计73个农村集贸市场存在“三无”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为47.10%。再次是伪劣产品,共计43个农村集贸市场存在伪劣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为27.74%。最后是过期产品,共计27个农村集贸市场存在过期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为17.42%。

  分析发现,从大区来说,东北大区各问题商品涉嫌违规发生率较高,华南大区和华东大区问题商品涉嫌违规发生率较低。

  涉嫌假冒的商品中,从类别来看,服饰占比最大,为37.35%;其次是鞋袜,为31.24%;再次是日化用品,为21.84%。

  在发现涉嫌假冒商品的农村集贸市场中,云南大理的无量山镇农贸市场情况相对最为严重,该市场在本次调查体验发现有11个品类[3]商品涉嫌假冒。从本次调查体验情况来看,涉嫌假冒商品最多的农村集贸市场TOP20主要集中在东北大区和华东大区。具体明细如下:

  本次农村集贸市场实地调查重点环节包括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情况环节、生活用品环节和总体感受环节,各个环节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情况得分66.61分,公平秤和消防设施普及率均不足三成。实地体验结果显示,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情况得分66.61分,处于及格水平。在细项指标中,价格一致性得分相对较高,为67.78分;管理水平和硬件设施指标得分较低,分别为65.87分和66.19分。

  从大区对比情况来看,华北大区和华东大区得分较高,其细项指标得分均超过整体得分;东北大区和西南大区得分较低,各细项指标得分均低于整体得分,其中西南大区价格一致性指标得分处于不及格水平,其他指标得分仅为及格水平。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农村集贸市场中公平称普及率不足三成,仅为25.81,而在31家流动集贸市场中公平秤普及率仅不到一成,为9.68%;配备消防工具的农村集贸市场同样不足三成,仅为23.87%,而在31家流动集贸市场中,配备消防工具的市场仅有4家,占比为12.9%。

  根据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样本量中,有专门的管理制度的农村集贸市场占比仅四成多;其中,31家流动市场中6家设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占比仅为19.35%。农村集贸市场管理水平满意度得分为65.87分,得分相对较低,在十分制打分中,7分及以下占比超过七成

  2.农村集贸市场生活用品得分67.01分,超七成市场存在有安全隐患的儿童玩具。实地体验结果显示,农村集贸市场生活用品得分67.01分,处于及格水平。其细项指标文体用具质量得分较高,为70.40分;种类齐全和生活用品质量指标得分较低,分别为64.29分和66.34分,均处于及格水平。

  对生活用品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大区来看,华北大区各项指标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平均值,分别为72.86、74.29、70.48分;东北大区各项细项指标得分相对较低。从项目分类来看,文体用具质量得分高于其他指标得分。

  根据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农村集贸市场中,共计80家农村集贸市场售卖儿童玩具,其中57家市场存在有安全隐患的儿童玩具,占比超七成;共计72家农村集贸市场售卖婴幼儿服装,其中29家存在有安全隐患的婴幼儿服装,占比超四成。

  3.农村集贸市场品类虽多但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实地体验的总体感受调查中,认为农村集贸市场最主要的优点前三分别是种类齐全、商品新鲜和价格实惠;认为农村集贸市场最主要的缺点前三分别是商品质量一般、缺乏有效管理和卫生环境差。可见,农村集贸市场商品供应品类基本满足农村居民需要,但商品供应的质量需明显需要提高。

  农村集贸市场在满足农村消费者生产生活需求,方便了广大农村消费群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本次调查来看,农村消费者对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感知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农村集贸市场在商品供给、商品质量等方面与农村消费者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1.农村集贸市场覆盖人群广泛,商品提供丰富性较好。调查数据显示,农村集贸市场覆盖人群广泛,以农村消费者为主,也有近三成的消费者常住地位于城区。调查农村集贸市场商品种类满意度得分达到72.60分,在各项指标得分中相对居于前列,表明消费者对商品种类丰富性有较好的认可。具体分析发现,农村消费者对于农村集贸市场商品种类满意度得分为72.71分,略高于城市消费者的得分72.38分。

  从近一段农村集贸市场的整体消费环境变化趋势来看,超过七成消费者认为近一段时期内农村集贸市场的整体消费环境变得“很好”或者“比较好”,仅有不足3%的消费者认为近一段时期内农村集贸市场的整体消费环境变得“不好”或“很不好”。从整体来看,消费者对于农村集贸市场的消费环境有一定的信心,普遍认为向着更好的趋势发展。

  2.超半数受访者表示曾遭遇“缺斤少两”和“问题商品”的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52.44%的受访者反映曾购买过问题商品,55.64%的消费者反映曾遇到过缺斤少两的情况,占比均超过半数。

  从消费者反映的农村集贸市场商品主要存在的问题来看,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产品、过期产品、价格不合理、“三无”产品等占比均超过三成,其中反映假冒伪劣产品占比相对较高,达到40.32%。

  聚焦到所调查的农村集贸市场商品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来看,受访者认为“假冒伪劣产品”仍然是最主要的问题,占比达到23.35%。其次是虚假宣传产品,占比19.88%,价格不合理、“三无”产品、过期产品等问题占比分别为17.93%、16.79%和15.18%,差异相对较小。

  1.农村消费情况感知度整体得分为70.03分,整体达到中等水平[4]。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农村消费情况感知度整体得分为70.03分,处于中等的水平。从各细项来看,价格公示和销售人员信任指标得分较低,分别为65.93分和64.02分。

  2.农村消费情况感知度:华东、华南地区相对较高,东北、西北地区相对较低。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华东大区和华南大区表现相对较好,感知度得分均在73分以上,东北大区和西北大区表现相对不足,感知度得分分别为66.74分和64.92分。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农村集贸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市场流通商品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涉嫌存在“三无”产品、假冒产品、伪劣产品和过期产品等问题商品;另一类是农村集贸市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占道经营、卫生质量差、消防设施不完善等。具体情况如下:

  1.“三无”产品问题。在155个被体验的农村集贸市场中,调查发现73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为47.1%,发生概率较大。涉嫌“三无”产品主要存在于衣物、食品等方面。例如:湖南怀化城南农贸市场、广西百色那马新村农贸市场等。

  2.假冒产品问题。在155个被体验的农村集贸市场中,调查发现87个市场存在涉嫌假冒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为56.13%。涉嫌假冒产品主要存在于衣服、鞋袜等商品类别。如山西太原上庄流动市场、黑龙江绥化四方台农贸市场、江西新余罗坊镇农贸市场等。(注:下图关于真品的图片均来源于该品牌官网等官方渠道。)

  3.伪劣产品问题。在155个被体验的农村集贸市场中,调查发现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为27.74%。涉嫌伪劣产品主要存在于衣服方面。如广西百色那毕农贸市场、山东临沂市上冶农贸市场等。

  4.过期产品问题。在155个被体验的农村集贸市场中,调查发现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为17.72%。涉嫌过期产品主要存在于食品和化妆品两大类。例如安徽黄山汤口镇农贸市场、河南驻马店阳丰新市场等。

  5.保健品虚假宣传问题。在155个被体验的农村集贸市场中,调查发现9个市场存在保健品虚假宣传情况。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一些保健品涉嫌虚假宣传,容易误导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如贵州毕节普宜农贸市场、广西南宁那马镇农贸市场等。

  6.儿童玩具问题。在155个被体验的农村集贸市场中,共计80家农村集贸市场售卖儿童玩具,其中57家市场存在有安全隐患的儿童玩具,超七成市场存在有安全隐患的儿童玩具。如河北保定纽店集贸市场、山西太原义井集贸市场等。

  1.占道经营。占道经营阻碍周边交通,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安全隐患。本次调查体验过程中,在51家集贸市场经营过程中发现占道经营现象,占比为32.9%。如甘肃定西市井坪农村集贸市场、贵州贵阳三桥农贸市场、四川成都莲花菜市场等。

  2.卫生环境较差。在此次实地体验中,超三成的农村集贸市场主要缺点是卫生环境差。农村集贸市场在管理过程中发现杂物堆放不合理,垃圾随地可见的现象,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如贵州毕节普宜农贸市场、云南保山汉庄镇集贸市场等。

  3.消防设施不完善。在此次实地体验中,消防设施不完善的农村集贸市场占比为76.13%,主要表现为没有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无法使用。如河南驻马店市胡庙乡农贸市场、河北衡水肖张村农贸市场等。

  《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集贸市场健康繁荣发展,是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环节。从本次调查体验情况来看,农村集贸市场实地体验得分仅仅达到及格的水平,且各大区间、不同类型间不平衡情况较为突出,这与我国众多农村居民消费的巨大需求很不相称,也与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不相适应。为进一步改进农村集贸市场商品及服务状况,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如下建议:

  本次调查体验发现,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是农村集贸市场发展的短板,管理约束不明确的市场,往往质量安全隐患多、市场经营秩序差、卫生消防风险大。为此建议,一是强化市场制度建设,开展制度上墙、措施落地行动。按照规范统一的市场建设要求,明确农村集贸市场开办的基本条件,针对不同类型市场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利用突击检查、定期巡查、第三方监测、消费者投诉举报等多种方式,查验农村集贸市场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和措施责任落实情况,特别关注涉及食品安全、质量保障、价格计量、卫生消防、经营秩序以及现场投诉等相关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农村集贸市场的持续改善奠定基础。二是大力推广农村集贸市场示范点建设。根据农村消费特点和消费升级需要,探索建立以商品供给、经营环境和消费维权等为重点的消费者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农村集贸市场调查评价,结合行政监管执法信息,发现和培育一批消费者满意的示范市场,总结和交流市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促进我国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水平的提升。

  本次调查体验发现,在农村集贸市场管理中,各地区间农村集贸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不同类型市场的差异也比较大,大量农村集贸市场由于相关部门各管一摊、相互配合不够,造成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火灾隐患大、安全风险突出,本次调查体验对于市场综合管理评分较低,显示出我国农村市场政府监管和服务的不足。为此建议,一是进一步做好农村集贸市场市场分类建设,强化部门协同监管。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结合,做好农村集贸市场规划布局,根据农村居民集聚分布情况和区位条件,发挥大型商贸企业或电商平台在货源管理、质量监控、物流配送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分类建设市区、城乡结合部、乡镇固定场所综合集贸市场,尊重地区民俗惯习,考虑群众实际生产生活需求,规范建设农村社区流动性集贸市场,推动商务规划、市场监管、交管消防、城管税务、卫生防疫以及街道社区等协同监管服务,更好地服务当地农村消费者的美好消费生活需求。二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市场监管力量与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农村集贸市场专项整治。一方面针对农村市场监管与服务较弱的不足,进一步强化监管力量与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各农村集贸市场建立健全管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监督员队伍,发挥市场管理方、经营者和消费者等主动参与市场日常管理和监督反馈工作的积极性,共同服务农村消费者;另一方面,对于调查体验发现或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虚假宣传、安全隐患等问题以及部分市场存在的消费不便利、供需匹配差等情况,可组织开展农村集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通过联合执法、统一收缴、公开销毁等手段,对假冒伪劣、“三无”产品和虚假宣传问题进行有效打击,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私搭乱建等公共安全隐患进行摸底排查,将专项整治成果及时在市场公示并向社会通报,同时,加大对典型问题、典型案件的惩戒力度和公示力度,充分发挥对不法行为的震慑作用。

  通过本次调查体验,我们发现,一方面,农村集贸市场管理方和经营者由于商品质量管控不严,商标品牌保护不力,经营行为约束不够,任由大量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充斥市场,农村消费者难以购买到优质商品;另一方面,农村消费者长期在农村消费生活,商品服务知识相对欠缺,辨假识假能力相对较弱,消费维权能力不足,容易受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宣传误导。为此建议,一是坚守质量安全底线,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市场管理方和经营者是农村集贸市场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坚持以服务消费者为根本目的,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把质量安全放到生产经营的优先位置,强化安全巡查、质量跟踪、价格公示和秩序管理,优化市场内不同种类商品的分区布点,杜绝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消除不安全隐患,同时借鉴一些地区开展的分区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农村自产自销食品,保障商品供给的质量和市场运行的安全。二是做好农村消费教育,提升品质消费意识。在我国消费市场中,农村集贸市场的脆弱程度和农村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社会各界要对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倾注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使其成为开展农村消费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汇聚更多资源以通俗易懂、方便易达的方式,让农村消费者在日常消费场景中接受良好消费教育,培育质量安全意识、商标品牌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维权法律意识,为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夯实基础、积聚潜力。

  [1]本调查报告对数据的分析采用百分制评价:90-100为优,80-90为良,70-80为中,60-70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

  [2]体验总得分:是指对全国农村集贸市场进行实地体验后得出的最终总得分。整体情况得分:是指对农村集贸市场的管理、卫生、消防等各项内容进行体验后的得分;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得分:是指对市场中的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分别体验后的得分;总体感受得分:是指体验后对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感受打分。

  [4]本调查报告对数据的分析采用百分制评价:90-100为优,80-90为良,70-80为中,60-70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