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官网下载 纪检监察

【粮食公开课】储备粮的底盘有多稳

2023-11-22 党群建设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习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粮食公开课》,普及中国粮食知识,阐述粮食供需格局,唤起粮食安全危机意识,呼吁遏制“舌尖上的浪费”。8月19日推出第三课《储备粮的底盘有多稳》。

  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手有余粮,心中不慌”。粮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世界各国都会储备。储备粮就像空气,平时虽感受不到,但每时每刻都不能少。我国粮食库存大致上可以分为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和企业商品库存。其中,政府储备分为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中央储备粮作用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应对较大的自然灾害、稳定国内外的粮食安全预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地方储备粮大多数都用在本地市场,作用是稳定本地粮价、保持有效供应,是中国居民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我国粮食库存充裕,稻谷、小麦的库存量可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粮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致陆为大家解答疑问。

  从古代大名鼎鼎的常平仓,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甲字粮”,再到现在的中储粮,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储备粮制度。但现在,我们生活中似乎很少看到储备粮的身影,何时会动用储备粮?它是如何发挥“压舱石”“调节器”作用的?

  孙致陆:确实,作为普通的公众,日常生活当中不会直接看到储备粮调动的情形,因为它主要还是政府层面的行政调令,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储备粮发挥了市场供求的“调节器”、救灾应急的“蓄水池”和战略安全的“保护伞”三个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粮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状况、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年际的波动,通过储备粮这种形式来对市场上粮食的供需进行调控。还有一个,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挺高的,这样一个时间段储备粮就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第三,它始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储备物资。1998年的长江流域大洪水、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动用了中央储备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储备粮还没有动用。

  看来,储备粮不仅是平抑粮价、备战荒年的后手,还是全国人民关键时期的救命粮。然而,我们正真看到,今年不少农民惜售粮食,夏粮收购遇到阻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月12日发布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今年的粮食收购能完成目标吗?如果收购量减少,对储备粮总量的影响有多大?

  孙致陆:虽然目前收购进度有些延迟,但实际上,我们的祖国粮食产量有丰收的基础。后期如果相应的收购条件更好了,相关的政策在执行的时候顺畅了,我想,全年的收购进度还是有保证的。像收购速度较慢这个情形,实际上在咱们国家最近几年夏粮收购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2018年收购进度减缓,还在于当年江淮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得很严重,导致那一年小麦的质量不是特别好,所以入库量就不那么高。只要今年下半年我们的祖国不发生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年的粮食收购计划应该还是有保证的。

  2019年《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政府粮食储备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在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10—15天的应急成品粮储备。应急储备、加工和配送体系基本形成。粮食储备这么多,储存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杜绝浪费、警钟长鸣?

  孙致陆:我们的祖国人多地少这个矛盾其实就是很突出的。虽然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的祖国粮食产量从始至终保持稳产增产,但实际上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是慢慢的变大的,今后继续保持这种稳产增产势头的难度慢慢的变大。粮食产量多了,种类丰富了,确实说明我们可以更好地消费,但消费不等同于浪费。粮食再丰产丰收,我们也不能有一株一穗的浪费。保障粮食安全,我们除了要在生产环节抓紧之外,还要注重节约粮食,把节约粮食放在跟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实际上,节粮减损是比提高粮食产量更有效的措施。